
疫情之下,哪些行业正在逆势爆发?
2020-03-02 作者:唐亚华、闫丽娇
![]() |
一场肆虐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,让大多数线下商业一夜之间歇业。蜗居家中,线上业态反倒迎来了意想不到的爆发。 |
每天上好闹钟、网购蔬菜、在线问诊、买药送货上门、在线上课、远程办公开始成为疫情期间的生活日常。曾经绞尽脑汁想触达更多潜在用户的互联网医疗、在线教育、企业服务、本地生活便利服务等,无论如何也想不到,疫情成了催化剂,让很多用户有机会认知和使用那些“互联网+”的垂直服务。
而与此同时,集中爆发的线上娱乐在疫情之后恢复常态之时必然会迎来冷静,短期被抑制的消费需求比如购物和旅游,也将会迎来“报复性”的增长。扩大了渗透率的那些“互联网+”服务,将面临由短期的获客到长期的转化、运营、留存考验。对企业来说,短期利好带来的是“叫好不叫座”还是“收割市场”,还要看综合能力,看其后续的服务是否能真正地满足用户的需求。
但眼下,机会已经摆在了一些行业面前。
在线问诊、远程医疗、医药O2O,互联网医疗企业迎来出圈机会
疫情之下,医疗健康领域反应最快,也是最直接的需求爆发点,二级市场的情绪直观地反映了这一点。2月3日,年后第一个交易日,A股三大股指暴跌,但医药股却掀起涨停潮,超级真菌、流感、病毒防治板块逆市上涨。
在疫情期间,互联网医疗相关公司,比如阿里健康、腾讯健康、平安好医生、微医、医联、丁香医生等平台都开通了在线义诊,初筛普通感冒和新型肺炎,缓解线下压力,减少交叉感染,也让更多人体验了互联网医疗。
阿里健康数据显示,截至1月30日,在线义诊累计访问用户数超280万,医生数量超1000名,参加线上义诊的在线医生人均日接诊量超100单。
易观医疗健康分析师陈乔姗表示:“这一波动作,互联网医疗企业证明了自己的调配、组织、运营能力,向B端、C端证明了他们的可信度和可应用性。例如,医院信息化企业提高了医院对远程医疗的认知度,既给企业获客引流、教育市场,也让其价值在政府和C端公众面前得到验证,是一次很好的出圈机会。”
陈乔姗观察,这次疫情中互联网医疗、医院信息化、慢病和妇幼等细分领域的互联网企业大多都参与了进来。在短短几天之内,各家都义诊服务了几十万人次,参与医生超过10万人。一方面排查疑似患者,进行心理干预、减少社会恐慌。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几家头部平台的日活、月活。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